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毛澄的《都門懷古·其四》
全文:
翁仲秋苔衣只孫,梟鳴起輦峪黃昏。
幔城此日荒銀海,幄殿當時駐鐵門。
禦酒西風花盡落,清歌南內水猶渾。
蟠龍貼地穹廬月,一舞天魔有淚痕。
參考注釋
蟠龍
(1).盤伏的龍。《尚書大傳》卷一下:“蟠龍賁信於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 鄭玄 註:“蟠,屈也。”《方言》第十二:“未陞天龍謂之蟠龍。” 唐 李商隱 《賽靈川縣城隍神文》:“逐清泠之耕父,不使揚光;迴沮澤之蟠龍,皆令灑潤。”
(2).迴環的龍形。《淮南子·本經訓》:“寢兕伏虎,蟠龍連組。” 高誘 註:“蟠龍,詰屈相連,文錯如織組文也。”《秦併六國平話》卷下:“門外蒼松踞虎,階前古檜蟠龍。”
(3).髮髻名。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聲容·修容》:“古人呼髻為蟠龍,蟠龍者,髻之本體,非由粧飾而成,隨手綰成,皆作蟠龍之勢。”
貼地
謂貼近地面。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詞:“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
穹廬
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天似穹廬。——《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勒歌》
對穹廬以出膝。——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天魔
(1).佛教語。天子魔之略稱。為欲界第六天主。常為修道設定障礙。《楞嚴經》卷九:“或汝陰魔,或復天魔。”《百喻經·小兒得大龜喻》:“邪見外道,天魔 波旬 ,及惡知識,而語之言,汝但極意六塵,恣情五欲,如我語者,必得解脫。”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雲笈七籤》卷四:“有經無符,則天魔害人。”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無神論》:“惡性既起,故不得不歸咎於天魔。”
(4).樂舞名。 元 張昱 《輦下曲》詩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長在月宮聽。”此指為天魔舞伴奏的樂曲。參見“ 天魔舞 ”。
淚痕
眼淚留下的痕跡
滿臉淚痕
毛澄名句,都門懷古·其四名句
名句推薦
來信鐺日瑞,鑒德應時祥
鄭訪《乘鸞峰》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