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風華何足問,謾臨池面數浮萍

李堂秋江漫興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堂的《秋江漫興》

全文:
涼風一夜發東溟,庭葉聲催客鬢星。
露重更憐秋月白,煙輕倍見海天青。
喬松積歲期成珀,老鶴長鳴忽墮翎。
過眼風華何足問,謾臨池面數浮萍

李堂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過眼

(1).經過眼前。喻迅疾短暫。 宋 蘇軾 《吉祥寺僧求閣名》詩:“過眼榮枯電與風,久長那得似花紅。” 明 馮夢龍 《灑雪堂·宋婆課女》:“嘆過眼時光去渺茫,休得貪閒放。” 清 吳偉業 《贈總憲龔公芝麓》詩:“側身天地竟何心,過眼風光有誰羨。”

(2).過目,略加看視。 宋 李清臣 《欽聖憲肅皇后哀冊文》:“諸書過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寢食。”《老殘遊記》第十七回:“那家人揭開盒蓋,請老爺們過眼。” 孫犁 《白洋淀紀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彎著腰一張一張掀開席,叫收席的人過眼看成色。”

風華

風采才華

風華絕代

何足

猶言哪裡值得。《史記·秦本紀》:“﹝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年便當大捷矣,區區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並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面數

謂當面數說其過。《禮記·儒行》:“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戰國策·趙策一》:“於是 趙襄子 面數 豫讓 。” 唐 司空圖 《唐故太子太師致仕盧公神道碑》:“公舉其壞政之甚者,面數以挫其鋒氣。”

浮萍

舊大陸的一種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鬚根。可入藥

李堂名句,秋江漫興名句

詩詞推薦

  • 南華道中二首

    楊萬里宋代〕騎吏歡呼不要嗔,二千里外北歸人。殷懃自掬曹溪水,淨洗先生面上塵。
  • 送玉融周醫

    劉克莊宋代〕苛留孤月伴長庚,無奈殘星欲啟明。曾子數商誠有罪,韓公雲籍未嘗首。病深不早迎秦緩,貲薄將何謝宋清。客問
  • 更衣曲

    劉禹錫唐代〕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滿堂
  • 避地傷春六絕句

    葛立方宋代〕石門連日動征鼙,花柳無情自繞溪。回首故園今好在,杜鵑花落子規啼。
  • 送蔣肖韓

    薛師石宋代〕岳陽有仙跡,君去頗相宜。已料官閒日,多吟湘水詩。高風琴斷裂,白月酒漣漪。無意求人薦,惟應我自知。
    過眼風華何足問,謾臨池面數浮萍 詩詞名句
  • 逍遙詠

    宋太宗宋代〕笑盡人間事,至頭總不知。信心終是實,如日瑩無欺。舉措持恆久,貪一卻似痴。善緣銷惡趣,惠愛廣將施。
  • 澹岩游五首

    洪彥華宋代〕辟秦人去幾千年,介石於今尚塊然。指□載魚得播□,爭如流水亦稱賢。
  • 和王少保遙傷周處士詩

    庾信南北朝〕冥漠爾游岱。淒涼余向秦。雖言異生死。同是不歸人。昔余仕冠蓋。值子避風塵。望乞求真隱。伺關待逸民。忽聞
    過眼風華何足問,謾臨池面數浮萍 詩詞名句
  • 高郵因師薄萄蘆雁秋瓜三種

    敖陶孫宋代〕莫話淒涼塞北秋,銜蘆避弋使人愁。與君細展江南畫,水宿沙眠得自由。
  • 新豐行

    李東陽明代〕長安風土殊不惡,太公但念東歸樂。漢皇真有縮地功,能使新豐為故豐。人民不異山川同,公不思歸樂關中。漢家
過眼風華何足問,謾臨池面數浮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