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佐(汝學)的《讀唐玄宗紀》
全文:
皇天鑒晨牝,高廟降神靈。
深沉收廟算,散落出天星。
風雲掃周餘,日月光唐經。
殷鑑豈遠而,胡昧前車懲。
冰山寒相府,禍水滿掖庭。
賜第過乘輿,設榻淩御屏。
胡兒眼孔大,天子無尊榮。
中有言恥者,擲筆但吞聲。
倏忽漁陽變,一鼓如西征。
河北指顧間,二十二降城。
潼關半夜開,長安火不明。
乘輿夜西狩,寂寞出鹹京。
天人滿道路,風雨秋葉零。
昨為金玉枝,今作逋逃丁。
天子保四海,骨肉無依憑。
百里馬嵬坡,如在萬里行。
六軍不肯發,右相首離形。
忍割肺腑恩,寧顧星夕盟。
閒關蜀道難,腸斷雨淋鈴。
此時何復道,但恨無國禎。
曲江杳何許,平原不知名。
君子道落漠,小人勢崢嶸。
巍巍太宗業,飄蕩隨蓬萍。
所幸一脈存,太子北收兵。
新脫讒言中,其心常怔怔。
靈武事可嗟,亦復有可矜。
殆哉李林甫,萬段不足形。
一時天寶事,足戒千萬齡。
參考注釋
六軍
(1).天子所統領的軍隊。《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左傳·襄公十四年》:“ 周 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後因以為國家軍隊的統稱。《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且四方之寇,莫大於 河 北; 河 北平,則六軍盛而天下震。” 宋 范成大 《州橋》詩:“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廻。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清 黃遵憲 《七月二十一日外國聯軍入犯京師》詩:“莫問空拳敺市戰,餘聞扈蹕六軍驚。”
(2). 晉 世稱領軍、護軍、左右二衛、驍騎、游擊為“六軍”。《南齊書·百官志》:“領軍將軍、中領軍。護軍將軍、中護軍……左右二衞將軍。驍騎將軍。游擊將軍。 晉 世以來,謂領護至驍、游為六軍。”
(3).指 唐 之禁軍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按,《舊唐書·職官志三》說六軍,與此不同。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十三》:“六軍,據《新志》以龍武、神武、神策各左右當之,而《舊志》説六軍則數左右羽林,而不數左右神策。《通典》説六軍與《舊志》同……要之,六軍之名乃取舊制書之,至中、晚 唐 神策軍權最重,故《新志》以後定者言之歟,今未能詳考。”
不肯
——用於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台輔助引擎
右相
官名。 春秋 齊景公 始置左右相各一, 秦 及 漢 初因之。 文帝 以後置丞相一人。 北齊 、 北周 設左右丞相。 唐玄宗 開元 初年改左右僕射為尚書左右丞相, 天寶 初復其舊,乃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 南宋 、 元 、 明 皆曾設左右丞相,後廢。
離形
(1).離棄形體。《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成玄英 疏:“外則離析於形體,一一虛假。此解墮肢體也。”
(2).謂形體分開。 晉 陸機 《吳貞獻處士陸君誄》:“兄弟之恩,離形合氣。”
王佐(汝學)名句,讀唐玄宗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