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山花子·其二·寄程昆崙京口》
全文:
黃鶴山前黃鶴鳴。
杜鵑樓外杜鵑聲。
記得戴顒招隱地,共經行。
北固雲煙春望遠,南徐風雨暮潮生。
一片澄江如練影,接蕪城。
參考注釋
北固
山名。固,也寫作“顧”。在今 江蘇省 鎮江市 東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臨江,形勢險要,故稱“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謂可為 京口 壯觀,改曰“北顧”。參閱《世說新語·言語》“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雲” 劉孝標 注引《南徐州記》、《南史·臨川靜忠王宏傳》。 元 薩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樓》詩:“ 江南 三月萬花柳, 北固山 頭一回首,東風吹緑 揚子江 ,灧灧紅波瀉春酒。”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春望
詩篇名。唐代杜甫作。寫於作者被安祿山叛軍扣留在長安期間。詩中描寫了國都淪陷後的殘破景象,抒發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語言凝練,感情沉摯。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歷來被人傳誦。南徐
(1).古代州名。 東晉 僑置 徐州 於 京口城 , 南朝 宋 改稱 南徐 ,即今 江蘇省 鎮江市 。歷 齊 梁 陳 ,至 隋 開皇 年間廢。《宋書·州郡志一》:“ 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 ,而 淮北 但曰 徐 。 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為 南兗州 , 江南 為 南徐州 ,治 京口 。” 唐 王昌齡 《客廣陵》詩:“樓頭 廣陵 近,九月在 南徐 。” 清 吳偉業 《贈馮訥生進士教授雲中》詩:“憶昔扁舟醉 石頭 ,別來幾夢 南徐 客。”
(2).亦稱“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與當時的 魚弘 皆以豪華奢侈著稱。《南史·徐羨之傳》:“﹝ 徐君蒨 ﹞為 梁 湘東王 鎮西諮議參軍。頗好聲色,侍妾數十,皆佩金翠……有時載伎肆意遊行, 荊楚 山川,靡不畢踐。朋從游好,莫得見之。時 襄陽 魚弘 亦以豪侈稱,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魚 ,南路 徐 。’” 宋 蘇軾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詩之一:“此夜新聲聞《北里》,他年故事紀 南徐 。”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王士禎名句,山花子·其二·寄程昆崙京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