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蠶五色不補袞,冰柱百尺撐明堂

李昱冰山行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昱的《冰山行》

全文:
玄冥之域窮陰鄉,冰山屹立遙相望。
盤根下令厚地裂,上令旭日無精光。
雕瓊鏤玉千萬狀,陰機煜煜孰敢當。
冰蠶五色不補袞,冰柱百尺撐明堂
大峰小峰亦旁出,爭挾氣勢相軒昂。
公然列鎮衝要地,或為推裂烏台綱。
東方蒼龍爪欲墮,南方赤鳥口盡僵。
北方烏龜寒縮頸,於菟斂尾蹲西方。
獨操巨柄凜難觸,眾人仰視心彷徨。
白水真人凝不流,桂薪粒玉吁可傷。
九州封豕食人肉,旌旗遍野塵沙黃。
金城湯池盡瓦礫,往往白骨堆秋霜。
新魂舊鬼相間哭,哭聲落日連穹蒼。
赤者為狐黑者烏,北風其涼雨雪雱。
鳳凰高飛避矰繳,梧桐不復生朝陽。
天威憑憑上帝怒,赫日回照天中央。
冰山傾刻付流水,百醜顯露那能藏。
乃知真龍合變化,捲舒雷電功微茫。
崔嵬巀嶭今安在,徒逞兇惡乾天常。
昆崙自高太華峻,齊天作鎮垂無疆。
君不見萬歲山前春色里,紅雲紫霧朝東皇。

李昱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冰蠶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蠶。 晉 王嘉 《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蠒,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 唐 王貞白 《寄鄭谷》詩:“火鼠重收布,冰蠶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巾披。” 元 袁桷 《伯庸開平書事次韻》之一:“桂蠹除煩來 五嶺 ,冰蠶卻暑貢 三齊 。” 明 何大復 《七述》:“躡飛雲之履,被明霞之紬,冰蠶瑩膚,藻龍耀眸,綴以錦帶,懸以 吳鉤 。”

(2).普通蠶的美稱。 唐 陳標 《長安秋思》詩:“ 吳 女秋機織曙霜,冰蠶吐絲月盈筐。” 宋 梅堯臣 《傷桑》詩:“柔條初變緑,春野忽飛霜;田婦搔蓬首,冰蠶絶繭腸。”

(3).有時也用於指蠶繭。 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冰蠶手自繅,溪浣身先導,督鮫人曉夜共織寒綃。”

五色

指青、黃、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種色彩

五色紛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補袞

(1).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 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

冰柱

滴水、積雪凝成的冰條。 唐 劉叉 《冰柱》詩:“旋落旋逐朝暾化,簷間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瑩潔。” 宋 楊萬里 《雪晴》詩:“兒劣敲冰柱,身清墮蘂宮。” 徐遲 《大場的一夜》:“如果是冬天,那些將軍‘靠一靠’醒來,挺一挺胸,甲上的冰柱迸落,鏘然有聲。”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明堂

(1)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李昱名句,冰山行名句

詩詞推薦

冰蠶五色不補袞,冰柱百尺撐明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