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靈鷲只虛名,似對雄風言堀堁

乾隆意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意行》

全文:
意行騎馬徐馺娑,塞山磧水來參我。
忽上層峰下視雲,如泛千里凌風舸。
潦收澗口汲冷泉,葉脫枝頭摘殘果。
松厓雨後綠髯張,楓岸霜前赤霞鎖。
縈青繚白含太虛,乾端坤倪豁𧮳閜。
更從天外眄遙尖,點點菸螺殊砐硪。
飛來靈鷲只虛名,似對雄風言堀堁
應接無暇足吟拈,千仞岡頭凝慮坐。
今朝御鳳小遊仙,洪崖右拍赤松左。
曠觀契妙所得多,謂予從禽聊復可。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或雲山形像鷲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故佛教以為聖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註:“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 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 金 元好問 《雲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 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台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派分 靈鷲 落曇花。”

虛名

空虛的名稱,不符實際的聲譽

不求虛名

風言

(1).流言;無根據的話。《逸周書·寶典》:“忠恕是謂四儀,風言大極,意定不移。” 朱右曾 校釋:“風言,流言。”《晉書·周處傳》:“便以風言定褒貶,意莫若原情考徵也。”

(2).私下裡議論或暗中散布某種傳說。《舊唐書·劉晏傳》:“又時人風言 代宗 寵 獨孤妃 而又愛其子 韓王 迥 , 晏 密啟請立 獨孤 為皇后。”《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風言,謂得於風聞而言之者也。”

(3).指古代御史等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根據傳聞彈劾官吏。 宋 范仲淹 《祭同年滕待制文》:“御史風言,用度非輕,投杼之際,遷於 巴陵 。”參見“ 風聞言事 ”。

堀堁

(1).塵揚貌。《文選·宋玉<風賦>》:“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衡孔襲門。” 李善 註:“堀堁,風動塵也。” 清 唐孫華 《送宮恕堂北上》詩:“聞君西笑且揚鞭,灰洞炎塵方堀堁。”

(2).飛塵。 清 顧炎武 《霍山》詩:“像設猶古先,冠裳蒙堀堁。”

乾隆名句,意行名句

詩詞推薦

飛來靈鷲只虛名,似對雄風言堀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