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戴叔倫的《奉天酬別鄭諫議雲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

全文:
巨孽盜都城,傳聞天下驚。
陪臣九江畔,走馬來赴難。
伏奏見龍顏,旋持手詔還。
腳踏車不可駐,朱檻未遑攀。
故人出相餞,共悲行路難。
臨岐荷贈言,對酒獨傷魂。
世故山川險,憂多思慮昏。
重陰蔽芳月,疊嶺明舊雪。
泥積轍更深,木冰花不發。
鄭君間世賢,忠孝乃雙全。
大義棄妻子,至淳易生死。
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餘里。
駿馬帳前發,驚塵路傍起。
樓頭俯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闕奏良圖,留中沃聖謨。
洗兵救衛郡,誘敵討幽都。
名亞典屬國,良選諫大夫。
從容九霄上,談笑授陰符。
盧生富才術,特立居近密。
采掇獻吾君,朝廷視聽新。
寬饒狂自比,汲黯直為鄰。
就列繼三事,主文當七人。
可憐長守道,不覺五逢春。
昔去城南陌,各為天際客。
關河煙霧深,寸步音塵隔。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前悲涕未乾,後喜心已戚。
而我方老大,頗為風眩迫。
夫君並少年,何爾鬢須白。
惆悵語不盡,裴回情轉劇。
一尊自共持,以慰長相憶。

戴叔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戴叔倫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書法作品欣賞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羈旅

亦作“羇旅”。1.寄居異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齊侯 使 敬仲 為卿,辭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預 註:“羇,寄;旅,客也。”《史記·陳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負擔,君之惠也。” 唐 韓愈 《又與柳中丞書》:“夫遠徵軍士,行者有羇旅離別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 宋 陸游 《六言》詩之四:“壯歲京華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異鄉的人。《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 鄭玄 註:“羇旅,過行寄止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江 南朝士,因 晉 中興,南渡 江 ,卒為羈旅。”《資治通鑑·晉惠帝太安二年》:“ 機 以羇旅事 穎 ,一旦頓居諸將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龔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詗知余近事》詞:“ 吳 棉已把桃笙換,流光最驚羈旅。”

相遇

遇見,遇到

這些候選人在許多講壇上相遇進行辯論

別離

(1) 離別;分離

別離家鄉,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輕別離。——唐· 白居易《琵琶行

並序

(2) 》

戴叔倫名句,奉天酬別鄭諫議雲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名句

詩詞推薦

  • 村居即事

    晁補之宋代〕十載京塵化客衣,故園榆柳識春歸。深村芳物無由覓,蝴蝶雙尋麥隴飛。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詩詞名句
  • 和慎思秋日同文館詩

    蔡肇宋代〕秸卵因時化,如何赴越雞。逸群來冀北,屏氣入淮西。盛事兼三物,浮辭斥百題。慎須精藻鑒,寵辱異雲泥。
  • 鷓鴣天

    曹勛宋代〕曾到東風最上頭。低雲閣雨接溪流。只應縞袂閨房秀,尚帶天香汗漫遊。當日暇,從賢侯。沖寒迎翠小遲留。歸驂
  • 空廬

    釋文珦宋代〕荒徑草青青,空廬未始扃。好山皆在目,無事可勞形。已信虛空講,何妨樹石聽。悠然朝復莫,真道自相冥。
  • 洛思山

    徐天佑宋代〕歸去蹉跎歲月深,羈愁無奈故鄉心。人生畢竟俱懷土,莊舄當時自越吟。
  • 己卯夏憂雨偶作

    杜范宋代〕昨者憂不足,今者厭有餘。垂垂匝曉夕,灩灩平澮渠。苗事方用壯,過潦非所虞。但慮盈與虧,理或相乘除。它日
  • 樂府四首

    吳龍翰宋代〕殘月小樓西,鵑啼思欲迷。妾夫在天南,何不那邊啼。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詩詞名句
  • 七夕遇雨訪石堂先生

    熊禾宋代〕高高不可問,神光終朦朧。雲錦不成報,謾爾欺盲聾。柱維久傾折,會有補煉功。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詩詞名句
  • 題古山庵

    劉過宋代〕薄醉來游此,西風吹帽紗,倦雅叢密樹,涼雨濕秋花。題辟人何在,喔詩句未加。一杯怕餅肯,坐到日西斜。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詩詞名句
  • 偈頌一百六十首

    釋宗杲宋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孟春猶寒,終而復始。釋迦老子是擊驢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紙。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