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擬君臣雙聲詩二首·其一》
全文:
顯賢佐明命,民閔切一意。
慎身敢忽荒,兢敬懷欹器。
參考注釋
賢佐
賢明的輔臣。《管子·宙合》:“夫繩扶撥以為正,準壞險以為平,鉤入枉而出直,此言聖君賢佐之制舉也。” 漢 劉向 《說苑·尊賢》:“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賢佐者士歸之。” 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舊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楊升庵詩》:“蓋 桂洲 居相位時,亦復貪婪倨傲,原非賢佐,不過為 分宜 所陷,死非其罪,人多憫之。”
明命
(1).聖明的命令。《禮記·大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明史·懷獻太子見濟傳》:“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 明 宋濂 《代祀高麗國山川記》:“皇帝受天明命,丕承正統。”
(2).特指帝王的命令,詔旨。 唐 韓愈 《沂國公先廟碑銘》:“臣適執筆隸太史,奉明命,其可以辭!” 宋 曾鞏 《知制誥授中司制》:“典掌明命,總持憲綱,非博學有文,強毅忠篤,曷可以兼斯任哉!”
(3).猶尊名。恭敬地命名。《禮記·祭義》:“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 鄭玄 註:“明命,猶尊名也,尊極於鬼神,不可復加也。” 孔穎達 疏:“明猶尊也;命猶名也。”
(4).謂成其教命。《詩·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馬瑞辰 通釋:“《爾雅·釋詁》:‘明,成也。’明命猶言成命,謂成其教命使布之也。”
一意
(1).一個意思;同一意義。《荀子·正名》:“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聖賢立言垂教,無非著實。如‘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如‘尊德性而道問學’……等類,皆一意也。”
(2).同心;齊心。《韓非子·存韓》:“昔 秦 、 韓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漢書·翟方進傳》:“君有 孔子 之慮, 孟賁 之勇,朕嘉與君同心一意,庶幾有成。” 南朝 梁 沉約 《秋白紵詞》:“雙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專心致志。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大夫將兵,出必不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繫心也。” 宋 曾鞏 《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誌》:“其夫嘆曰:‘我能一意自肆於官學,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家裡再留下兩個中用些家人支應門戶,我不過查查問問,便一意的用起功來。” 沙汀 《記賀龍》六:“ 賀龍 同志並不參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負責同志的詳細問答,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視察著。”
(4).猶執意,決心。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秦檜主和》:“若一意主和,則和戰常在彼。” 許地山 《命命鳥》:“你瞧我的父親多么固執,他一意要我去當和尚。”
(5).個人意志。 郭沫若 《騎士》:“我恨我不是有槍階級,假如我手裡有兵,由得我的一意,我要把那些傢伙殺得一乾二淨!”參見“ 一意孤行 ”。
乾隆名句,擬君臣雙聲詩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