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鞏道的《南城校射歌》
全文:
秋城畫角鳴淒淒,秋村白草何離離。
將軍匹馬出平陸,萬眾追隨如鳥飛。
停鞍躍下古道左,此中校射能驅馳。
指點斜陽列武帳,周遭紅伏翻龍旂。
踞坐胡床手長劍,甲士魚行憑指揮。
一聲未絕萬夫諾,插劍彎弓皆健兒。
辭弦向的八十步,赭衣鼓吏搥牛皮。
鼓聲騰騰角聲起,蘆笳觱篥相參差。
將軍大笑呼進酒,烹牛膾鯉黃金罍。
屬車載有能謳者,天魔之舞誇胡姬。
長愁短恨藏薄面,秋山的的揚修眉。
舞罷持觴倚前席,將軍漫舞妾致詞。
將軍但愛歌喉轉,將軍不惜酒杯疲。
爭羨汾陽愛歌舞,誰知一身任安危。
尊空日落復下令,龍蜓山草今年肥。
各各執鞭控千里,東營牽出西營騎。
一軍將令更上馬,金戈白羽群紛披。
中有紫衣年十五,風流矯矯伊為誰。
雲是西涼貴公子,別來失路徒依依。
萬里艱難走東粵,瓜花零亂青門非。
呼鷹躍犬且自樂,吹*簫擊築安可知。
丈夫勛名本自許,區區搖落非所悲。
君不見淮陰曾出胯下時,里中少年羞不為。
願以千金報漂母,始知一飯不忘恩。
又不見班生落魄走邊塞,悲來投筆不堪言。
玉門關外老不入,丈夫莫嘆功名遲。
二人老幼本不同,英雄志略古所稀。
參考注釋
軍將
(1).軍中的主將。《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詩·小雅·瞻彼洛矣》“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漢 鄭玄 箋:“時有征伐之事,天子以其賢,任為軍將,使代卿士,將六軍而出。”
(2).山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七·常州府》:“ 軍將山 ,縣西南四十里。 南唐 時,屯兵於此,以備 吳越 ,因名。”
上馬
(1) 騎上馬背
那個競技場騎手騰身上馬
(2) 比喻某個重大工程項目或工作開始進行
他承包的工程明年開春就上馬
(3) 指領導者指揮者上任
丁浩上馬以來,單位的經濟效益比原來大有好轉
金戈
(1).戈的美稱。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詩》:“翠葆隨風,金戈動日。” 唐 李白 《發白馬》詩:“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明 高啟 《唐昭宗賜錢武肅王鐵券歌》:“ 天目山 前異人出,金戈雙舉風煙開。” 郭孝成 《陝西光復記》:“此日金戈飛舞,他年銅像嵯峨,共掃異族之腥膻,同敷大 漢 聲教,不亦休乎!”
(2).借指雄師勁旅,威武的軍士。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家慶》:“金戈繡襖馬前呼,野外人家驚未睹。”
(3).借指武職。 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伏念臣鉛刀微器,襪綫短才,謬承韋弁之司,忝屬金戈之役。”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
(2).借指白色的鳥。 宋 沉遘 《次韻和鞠顏叔游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
(3).古代軍中主帥所執的指揮旗。又稱白旄。亦泛指軍旗。《呂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係。”《書·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進曰: 由 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今茲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樽, 洞庭 羅三軍。”
(4).指羽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註:“以白羽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盧綸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詩:“君不見, 漢 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賊後贈袁將軍》詩:“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
(6).指羽扇。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鼓旗揚,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驥》詩之三:“可堪揮白羽,安事踐青蒲。”
(7).指羽書。又名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插鳥羽示緊急,故名。 清 洪昇 《長生殿·偵報》:“爺爺呵,莫待傳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註:“白羽,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峽縣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許 遷於 白羽 。” 楊伯峻 註:“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峽縣 西關外。”
紛披
雜亂而散散落落
紛披草樹,散亂煙霞。——庾信《枯樹賦》
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何鞏道名句,南城校射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