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昱的《庚子春三月夢與梁生建中回故居(戊戌後作)》
全文:
春宵苦夢短,合眼在故鄉。
今宵復何為,歷歷所見詳。
天風吹我巾,明月照我裳。
手持綠玉筇,衿佩同翱翔。
路從北郭門,徑詣先塋傍。
五年缺灑掃,青草如人長。
不忍遽去之,徘徊流涕滂。
迂行羊角埂,載出甘泉坊。
河西與河東,人煙眇相望。
屋廬間新舊,田園半榛荒。
故友四五人,相逢訴衷腸。
剪韭焚枯魚,款坐陳酒觴。
喜極仍自疑,兵戈正紛攘。
人生無羽翮,何以逾津梁。
齧指驗所經,恐為覆蕉隍。
雞鳴聲喈喈,惆悵身在床。
山川限吳越,依舊天一方。
輾轉久不寐,鬱紆祗自傷。
披衣起待旦,聊以成短章。
參考注釋
披衣
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韋應物 《寄馮著》詩:“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人披衣待旦,別 袁 而歸。”
待旦
(1).等待天明。《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民困則多離叛,其禍必振矣。可不戰戰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慮危乎?” 唐 李賀 《送沉亞之歌》:“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一》:“ 穆 張 嘗同造朝,待旦於 東華門 外。”
(2). 宋 代宮中謂天明前的一段時間。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終,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終,謂之待旦。蓋更終則上御盥櫛,以俟明出御朝也。祖宗勤於政事如此。”
短章
指篇幅較短的詩文篇章。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唐 韓愈 《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無窮焉。” 黃人 《<小說林>發刊詞》:“雖稗販短章,葦茆惡札,靡不上之佳諡,弁以吳詞。” 阿英 《六十年前的相聲》:“雖只是一個短章,但已足使我們看到在近六十年前,相聲就已有了怎樣的發展。”
李昱名句,庚子春三月夢與梁生建中回故居(戊戌後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