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靜寄山房二詠·其一·月色六韻》
全文:
才見錘峰側,忽升璇宇空。
萬方含一照,卅景與俱融。
塞樹標丹綠,野花紛紫紅。
色皆有所藉,月固不居功。
露共堯年灩,魄懷謝賦沖。
千江歸至靜,那論印來同。
參考注釋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不居
(1).無人居住;不能居住。《孔叢子·雜訓》:“毀不居之室以賜窮民,奪嬖寵之祿以振困匱。”《漢書·嚴助傳》:“以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煩中國。” 顏師古 註:“地不可居。”
(2).不停留。《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民氣解惰,師興不居。” 鄭玄 註:“不居,象風行不休止也。”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歲月曾幾何,耆老逝不居。” 朱自清 《兒女》:“在這件事上,我現在毫不能有一定的主意;特別是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知道將來怎樣?”
(3).不占有。《老子》:“功成而不居。”不居,一本作“弗居”。
乾隆名句,靜寄山房二詠·其一·月色六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