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過順義縣見春耕者》
全文:
驅車度薊州,舉目瞻晶陽。
東郊舉趾者,犁翻塊壤黃。
布種慮愆期,望雨予心忙。
是夕宿山寺,微雲掩月匡。
霏霏作密雪,鋪地二寸強。
京畿曾否沾,中夜頻思量。
馬蘭回法駕,靜寄臨山莊。
縱雲耽習靜,民事那可忘。
田盤待曉發,更獲喜異常。
入夜復連朝,時雨垂天漿。
今朝過順義,耕作紛相望。
脈起土含膏,沃若麥抽芒。
誰知往返間,憂喜恰相當。
自*慰還自戒,三春日正長。
參考注釋
東郊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舉趾
(1).舉足;抬腳。《詩·豳風·七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 朱熹 集傳:“舉趾,舉足而耕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桓衛姬》:“今妾望君舉趾高、色厲、音揚,意在 衛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曷不一舉趾,縱望淵與岑。”
(2).指舉動。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舉趾為世人之所則,動脣為天下之所傳。”
乾隆名句,過順義縣見春耕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