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過的《北山雜詩十首·其八》
全文:
濛澒山頂雲,欲雨晝昏黑。
似聞田父喜,茅舍有點滴。
今年秋有蜚,不敢藝兩麥。
天公猶見憐,一犁應不惜。
我雖厭泥濘,與爾同休戚。
詵詵有遺種,更望雪三尺。
參考注釋
詵詵
(1).眾多貌。《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毛 傳:“詵詵,眾多也。” 鄭玄 箋:“凡物有陰陽情慾者,無不妬忌。維蚣蝑不耳,各得受氣而生子,故能詵詵然眾多。”一說為和集貌。 朱熹 集傳:“詵詵,和集貌。” 唐 張說 《四門助教尹先生墓誌》:“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王闓運 《<衡陽縣誌>序》:“廉孝詵詵, 湘 門排雲。”
(2).和集貌。《藝文類聚》卷四引 晉 閭丘仲 《三月三日應詔詩》:“光光華輦,詵詵從臣。”
遺種
(1).傳種;繁育後代。《國語·越語下》:“又一年,王召 范蠡 而問焉,曰:‘吾與子謀 吳 ,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種,其可乎?’”《後漢書·竇融傳》:“天下安危未可知, 河西 殷富,帶 河 為固, 張掖 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絶 河 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蝗災告城隍文》:“神其速殛之幽,毋盡傷於我黍稷,毋俾遺種於此。”
(2).指人或動植物的後代。《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 宋 蘇轍 《葵花》詩:“浮根不任雪,採剝收遺種。”《明史·外國傳二·安南》:“明年春, 汝敬 等還, 利 復言 陳氏 無遺種,請別命。”《西遊記》第六三回:“至今有個九頭蟲滴血,是遺種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某人悚然具服曰:實與某氏有積讐,擬手刃其一門,使無遺種。”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蘇過名句,北山雜詩十首·其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