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覺的《登集仙台》
全文:
海風吹清秋,林葉颯已落。
山巔出高台,隱隱在寥廓。
賓從果幽期,層軒瞰郊郭。
鳴騶應崖谷,籃輿轉林薄。
茲地已荒涼,茲人故冥寞。
文識都未磨,山川恍如昨。
畫屏見群峰,濃淡正參錯。
煙雲下卷舒,欻若搴翠幕。
蓮開碧扶疏,眉修清綽約。
長松不知年,拔起立旁礴。
群龍上空虛,奮怒爭拿攫。
叢篁與延蔓,斤斧聊疏削。
深或翳蟲蛇,暮唯棲鳥雀。
兩楠最瀟灑,前軒宜所託。
枝幹晚青青,幾冒風霜惡。
更憐山下人,偏得山中樂。
種田灌山溪,卻老斸山藥。
榮辱祇偶然,人生似蒲博。
蹉跎繆軒冕,志尚本丘壑。
欲學山前翁,收身及耕鑿。
參考注釋
種田
耕種田地
山溪
亦作“ 山谿 ”。 1.山川;山河。《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三國志·魏志·牽招傳》:“若欲潛襲,則山溪艱險,資糧轉運,難以密辦。”
(2).山中溪水。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 江 南山谿水中有射工蟲,甲蟲之類也。” 唐 戴叔倫 《宿靈岩寺》詩:“雨急山溪漲,雲迷嶺樹低。” 明 李夢陽 《門前溪》詩:“山溪信清淺,入海作洪波。”
卻老
亦作“卻老”。1.謂避免衰老。《史記·孝武本紀》:“是時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 漢 桓譚 《新論·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養性,致壽數百歲。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卻老乎?” 唐 包佶 《近獲風痺之疾題寄所懷》詩:“無醫能卻老,有變是遊魂。” 宋 范成大 《紫荷車》詩:“根有卻老藥,鱗皺友松苓。”
(2).枸杞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象柴,一名純盧是也,或雲仙人杖,或雲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
山藥
薯蕷的別名。 晉 王羲之 有《山藥帖》。見《宣和書譜·草書三·王羲之》。 唐 馬戴 《過野叟居》詩:“呼兒採山藥,放犢飲溪泉。” 宋 蘇軾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詩:“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 宋 林洪 《山家清供·玉延索餅》:“山藥名薯蕷, 秦 楚 之間名玉延。”
孫覺名句,登集仙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