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遺塵何處去,太平父老獨徘徊

許景衡樂壽驛詩(富韓公使北,啟國書於此)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許景衡的《樂壽驛詩(富韓公使北,啟國書於此)》

全文:
迢迢古驛倚城隈,使者當年幾往來。
慨慷誰無致君意,急難方見濟時才。
自知敵氣終須懾,更覺天書不浪開。
堂上遺塵何處去,太平父老獨徘徊

許景衡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堂上

(1) 尊長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於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遺塵

(1).指前人行動所留的痕跡。《後漢書·黨錮傳序》:“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晉 左思 《魏都賦》:“且 魏 地者,畢昴之所應, 虞 夏 之餘人,先王之桑梓,列聖之遺塵。” 唐 宋之問 《過史正議宅》詩:“舊交此零落,雨泣訪遺塵。”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聽離鸞別鵠之音,覩月缺花飛之慘,遺塵在簟,破鏡闇然,仰視雙翔,能無淚下。”

(2).指殘留的灰塵。比喻未盡去除的塵思俗念。《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 李善 註:“雖遣而未能盡,故曰遺。《中論》曰: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3).指遺棄的灰塵。形容輕微之極。 唐 李白 《陳情贈友人》詩:“薄德中見捐,忽之如遺塵。”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四折:“覰朋友若遺塵,沒半點話溫存。” 明 李東陽 《讀唐史》之十二:“其所言者旋已棄如遺塵,過如飄風。”

(4).謂遺棄塵俗;拋棄塵念。 唐 張喬 《題玄哲禪師影堂》詩:“吾師視化身,一念即遺塵。”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盪景神宇澄,遺塵太霄逈。” 清 王夫之 《牧萬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先生孝自天豐,文因通勝,遺塵雲迥,抗志霜清。”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太平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許景衡名句,樂壽驛詩(富韓公使北,啟國書於此)名句

詩詞推薦

  • 楊州逢鄉人

    李廷儀明代〕鄉人不識識鄉音,欲問先看淚滿襟。豈是不知兒女態,天涯孤客易傷心。
  • 鄭仲理送行六首

    趙蕃宋代〕周郎三復似南容,君亦因之師友同。豈待湖南始相識,聞風元自大江東。
    堂上遺塵何處去,太平父老獨徘徊 詩詞名句
  • 送林御史還北京

    李時勉明代〕獨持使節 * 端,關外人爭識豸冠。行在趨朝朝復命,轅門握手夜同歡。北征殺氣天邊肅,南去霜威馬上寒。歸見
  • 新灘阻風

    鄧深宋代〕高浪驚人處,新灘複眼中。雖無曳尾淖,奈有打頭風。秉燭破春闇,看山坐雨蒙。終朝收足坐,兀兀與僧同。
  • 五絕呈李惟學山長

    王奕宋代〕嘗笑藍仙踏踏歌,極知感慨欲如何。檐頭白日蒼生共,到了聖賢分得多。
    堂上遺塵何處去,太平父老獨徘徊 詩詞名句
  • 滿庭芳後

    沈鯨明代〕小生:關山經歷盡。只見行囊絡繹如雲。從教胸次吐首對楓宸。醜淨:若得宮花壓帽。且贏他御酒盈樽。合:邀同
  • 生查子

    王千秋宋代〕春江波面渾,春岸蘆芽嫩。不見木蘭舟,羞帶駢枝杏。輕綃搵淚痕,急雨沖花陣。暗禱紫姑神,覓個巴陵信。
  • 次韻孫戶曹朴柳湖

    蘇轍宋代〕疏慵非敢獨違時,野性顛狂不受羈。猶有曲湖容笑傲,誰言與物苦參差。水乾生草曾非惡,鶴舞因風忽自怡。最愛
  • 真珠簾 壽韓伯清提舉,時在平江

    張翥元代〕銀蟾半露嬋娟影,西風早、次第中秋天氣。涼透小簾櫳,乍夜長遲睡。見說靈岩山色好,甚也不濃如歸意。歸未。
  • 題黃鶴樓圖

    大圭元代〕仙樓縹緲隔蓬萊,黃鶴西飛竟不回。倚遍欄乾秋水闊,征帆一葉漢陽來。
堂上遺塵何處去,太平父老獨徘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