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陸治四時蔬果卷十六首·其八·枇杷》
全文:
底事名同火不思,風前聲勝四條絲。
從來蹤跡絕江北,應恨明君出塞時。
參考注釋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火不思
突厥語qobuz的音譯。一種弦樂器。約 宋 元 時傳入內地。形似琵琶,但頸細,槽有稜角,與琵琶又有不同。《元史·禮樂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火不思》:“琵琶直頸者, 宋 以來謂之‘火不思’。 俞玉吾 《席上腐談》云:‘渾撥四’形較琵琶小,胡人改造琵琶, 昭君 笑曰:‘渾不似也。’後譌為‘渾撥四’。案‘火不思’、‘渾撥四’皆單字還音,非有改造不似義。《長安客話》謂之‘胡撥思’…… 唐 人猶有直頸琵琶、曲頸琵琶之名, 宋 元 始以直頸者名‘火不思’。”參閱 林謙三 《東亞樂器考·關於火不思(渾不似)》。
前聲
古典戲曲用語。 元 明 雜劇的每支曲子須標明其所屬的宮或調,同一折中宮調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標明調名,其後各曲,則標“前聲”或“前調”。
乾隆名句,題陸治四時蔬果卷十六首·其八·枇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