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劉憲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憲的《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全文:
岧嶢倉史台,敞朗紺園開。
戒旦壺人集,翻霜羽騎來。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林披館陶榜,水浸昆明灰。
網戶飛花綴,幡竿度鳥回。
豫遊仙唱動,瀟灑出塵埃。

劉憲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三襲

(1).指三者相合。《國語·周語下》:“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誰?且其夢曰:‘必 驩 之孫,實有 晉國 。’其卦曰:‘必三取君於 周 。’其德又可以君國,三襲焉。” 韋昭 註:“襲,合也。三合:德、夢、卦也。”

(2).三重。多指宮觀的三重門。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孤嶝橫插,洞穴斜經;千丈萬仞,三襲九成。” 唐 劉憲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詩:“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王宮有三襲門,皆飾異寶。中門中有金巨稱一,作金人立,其端屬十二丸,率時改一丸落。”

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極之地。《國語·鄭語》:“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 韋昭 註:“九畡,九州之極數。”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今普天一統,九垓同風。” 北齊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舉;五紀當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韓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被九垓。”

(2).亦作“ 九閡 ”、“ 九陔 ”。九層。指天。《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註:“垓,重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漢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閡亦陔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升降隨長煙,飄飄戲九垓。” 唐 吳筠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詩:“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劉憲名句,奉和幸三會寺應制名句

詩詞推薦

  • 魯谹父再賦鼓字韻詩再賦一篇

    王洋宋代〕頭如青山手如雨,十日瓦溝鳴羯鼓。南城病客偏作愁,魚游淺斧蛙同渚。去年曾困夏畦乾,巫祝陳牲女師舞。淮南
  • 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

    崔泰之唐代〕南庭胡運盡,北斗將星飛。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關山繞玉塞,烽火映金微。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躞蹀
  • 中春過陽亭

    張栻宋代〕亭古危臨岸,林幽巧近城。煙容隨雨住,花片著溪清。春事已如許,客懷誰與傾。亭前兩好樹,滿意欲敷榮。
  • 池亭夏晝

    陸游宋代〕茅舍蘆藩枕小灘,蕭林那復畏炎官。醉床酒解香初過,嬾架書橫夢未殘。饞愛流匙菰米滑,渴滿便杓粟漿酸。兒孫
  • 贈張將軍

    楊巨源唐代〕關西諸將揖容光,獨立營門劍有霜。知愛魯連歸海上,肯令王翦在頻陽。天晴紅幟當山滿,日暮清笳入塞長。年少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詩詞名句
  • 贈古若之上人

    王之道宋代〕灩潭澄碧見師心,我欲窮源何處尋。萬壑松風酬夜諷,一犁花雨發春吟。不妨契闊三年別,卻得留連數日陰。竹外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詩詞名句
  • 自和

    李曾伯宋代〕旅頓飯足飽,村簾酒莫賒。暮齡嗟客路,春事屬山家。蕨長竹將筍,梅殘李始花。問翁何處去,嶺外有煙沙。
  • 效白體贈晁無咎

    張耒宋代〕過去生中作弟兄,依然骨肉有餘情。青衫校正同三館,白髮東南各一城。君比酈生多事業,我方謝朓欠詩名。想當
  • 偶書

    王冕元代〕聖主臨朝問好官,豈無公論在長安?野人不入麒麟畫,御史都簪獬豸冠。直北五更霜氣重,江南三月雨聲寒。繡衣
  • 雪霽歸湖上過千秋觀少留

    陸游宋代〕縱轡不嫌遠,逢山猶一登。夕陽陂渺渺,殘雪塔層層。折竹橫遮道,飢烏下啄冰。欲歸還小駐,倚杖對崚嶒。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