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次韻子耕去秋臨安歸途見過於玉山智門寺之作》
全文:
不但乘舟亦跨鞍,道長無地問平安。
相逢只謾分襟速,既別方知聚首難。
海內忘形今有幾,天隅獨在若為寬。
夜過林寺猶前日,詩到還成隔歲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但
不僅,不只是——用在表示遞進關係的複句的前一分句,指出並承認某層意思,後一分句常有“而且”、“並且”、“也”、“還”、“又”等詞相呼應,表示有更進一層的意思
我們的家鄉不但風景優美,物產也很豐富
跨鞍
(1).騎馬。 宋 戴復古 《題蔡仲卿青在堂》詩之二:“幾人富貴不能閒,夜運牙籌日跨鞍。” 清 袁於令 《西樓記·巧逅》:“休羈絆,快拂衣跨鞍。”
(2).古代婚娶時俗禮之一。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禮制》:“唯婦下輿以馬鞍令步,曰跨鞍。” 明 鄭文康 《跨鞍》詩:“莫跨鞍,莫跨鞍,跨鞍未必家平安……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禮紛紛奚足道。”參見“ 跨馬鞍 ”。
道長
對道士的敬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眾位道長,我們社友俱已齊集了,就請法師老爺出來巡壇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道士》:“自是每宴會,道士輒至,遇食則食,遇飲則飲, 韓 亦稍厭其頻。飲次, 徐 嘲之曰:‘道長日為客,寧不一作主?’” 曲波 《林海雪原》十:“‘道長!’ 楊子榮 努力抑制著急躁,用十分溫和的語氣說道:‘勞駕,我們問你一件事。’”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平安
(1)
(2) 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平安無事
(3) 冒了險而未遭受損傷或損失的
經過艱難的歷程後平安到家
(4) 指心境平靜安定
心很平安
趙蕃名句,次韻子耕去秋臨安歸途見過於玉山智門寺之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