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送宋秀實罷官歸將有東南之行》
全文:
遑遑魯東丘,結友得聃耳。
兩家千歲後,尚復通爵里。
況予與先世,相去百年邇。
常恨會面難,此意恐遂已。
豈期官紵溪,君為幕下士。
不但見典型,自喜聞正始。
獨嗟瓦礫後,不遑蒹葭倚。
遽聞北海薦,當為東山起。
春風洞庭波,九澤彌空水。
掛帆下中流,千里一日爾。
東南即王都,分野乃星紀。
宮殿芙蓉旗,玉佩白雲委。
麒麟翳鳳皇,侍輦叅劍履。
當知帝所樂,顧非俗吏比。
良圖宜早遂,力行無遽止。
今朝離亭柳,顏色已可喜。
欲君早著鞭,折贈當馬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九澤
(1).九州的湖泊。《書·禹貢》:“九川滌源,九澤既陂。” 孔穎達 疏:“九澤,九州之澤。”
(2).特指北方的湖泊。《淮南子·時則訓》:“北方之極,自九澤窮夏晦之極,北至令正之谷。” 高誘 註:“九澤,北方之澤。夏,大也。晦,暝也。”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禮·夏官·職方氏》澤、藪並稱,其名稱及位置如下: 揚州 : 具區 ; 荊州 : 雲夢 ; 豫州 : 圃田 ; 青州 : 望諸 ; 袞州 : 犬野 ; 雍州 : 弦蒲 ; 幽州 : 貕養 ; 翼州 : 楊紆 ; 并州 : 昭餘祁 。
(4).泛稱深淵湖泊。 晉 王齊之 《薩陀波侖贊》:“龍潛九澤,文明未接。” 宋 曾鞏 《一鶚》詩:“勢疑空山竭九澤,殺氣已應太白高。”
空水
天空和水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詩:“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宋 范成大 《大*波林》詩:“湖路荒寒又險艱,大千空水我居間。”
晁公溯名句,送宋秀實罷官歸將有東南之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