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好與浮丘約,三十六峰雲外鄉

徐夤依韻贈南安方處士五首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徐夤的《依韻贈南安方處士五首》

全文:
七貴五侯生肯退,利塵名網死當拋。
黔婁寂寞嚴陵臥,借問何人與結交。
休把羸蹄蹋霜雪,書成何處獻君王。
嵩山好與浮丘約,三十六峰雲外鄉
百萬僧中不為僧,比君知道僅誰能。
無家寄泊南安縣,六月門前也似冰。
兩鬢當春卻似秋,僻居夸近野僧樓。
落花明月皆臨水,明月不流花自流。
晉楚忙忙起戰塵,龔黃門外有高人。
一畦雲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貧。

徐夤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嵩山

山名。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北,為五嶽之中嶽。古稱 外方 、 太室 ,又名 崇高 、 嵩高 。其峰有三:東為 太室山 ,中為 峻極山 ,西為 少室山 。 唐 宋之問 《下山歌》:“下 嵩山 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詩:“ 嵩山 表里千重雪, 洛水 高低兩顆珠。”

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傳》:“ 浮丘公 接 王子喬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鳳笙篇》:“莫學吹笙 王子晉 ,一遇 浮丘 斷不還。”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見寄》詩:“何時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將昇第九天。” 宋 司馬光 《遊仙曲》之二:“何時得接 浮丘 袂,滄海橫飛萬餘里。”參見“ 浮丘公 ”。

(2).複姓。 漢 有 浮丘伯 。見《漢書·儒林傳·申公》。

三十六

約計之詞,極言其多。《文選·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李善 註:“離別,非一所也。《上林賦》曰: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唐 駱賓王 《帝京篇》:“ 秦 塞重關一百二, 漢 家離宮三十六。” 宋 王珪 《宮詞》:“漏永禁宮三十六,宴回爭踏月輪歸。”《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樓。”

雲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賦》:“動則飛躍於雲外,止則盤縈於 漢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龍鱗般雲外飄,鵝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風中旋。” 清 鄭燮 《瑞鶴仙·官宦家》詞:“笙歌雲外迥。正燭爛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詩:“遐想雲外寺,峯巒渺相望。” 宋 吳文英 《齊天樂》詞:“流紅江上去遠,翠尊曾共醉,雲外別墅。” 元 虞集 《送先隴二鄰僧還吳》詩之二:“雲外催歸錫,松間覓舊題。”

(3).比喻仙境。 宋 吳文英 《浣溪沙·春情》詞:“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宋 家鉉翁 《念奴嬌·中秋紀夢》詞:“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翩然鶴下,時傳雲外訊息。”

徐夤名句,依韻贈南安方處士五首名句

詩詞推薦

嵩山好與浮丘約,三十六峰雲外鄉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