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四首》
全文: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膽穀皮乾。
故人戀戀綈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參考注釋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戀戀
(1).顧念。《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伏願少垂舊惠,戀戀故人,無任憂悸感切之至!”
(2).依依不捨。亦指依依不捨之情。《後漢書·何進傳》:“惟受恩累世,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 唐 裴鉶 《傳奇·陶尹二君》:“吾與子邂逅相遇,那無戀戀耶?”《西湖佳話·白堤政跡》:“今聞我去,你看山色依依,尚如不捨;鳥聲戀戀,宛若留人。” 冰心 《六一姊》:“戀戀的挨著她坐著,無聊的注目台上。”
綈袍
(1).厚繒製成之袍。《後漢書·郎顗傳》:“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無文。” 宋 陸游 《冬晴》詩:“歲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減綈袍。” 清 鈕琇 《觚賸·虎林軍營唱和》:“流螢夜度綈袍冷,採蕨朝供麥飯新。”
(2). 戰國 時 魏 人 范雎 先事 魏 中大夫 須賈 ,遭其毀謗,笞辱幾死。後逃 秦 改名 張祿 ,仕 秦 為相,權勢顯赫。 魏 聞 秦 將東伐,命 須賈 使 秦 , 范雎 喬裝,敝衣往見。 須賈 不知,憐其寒而贈一綈袍。迨後知 雎 即 秦 相 張祿 ,乃惶恐請罪。 雎 以 賈 尚有贈袍念舊之情,終寬釋之。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後多用為眷念故舊之典。 唐 白居易 《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詩:“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 宋 蘇軾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唯君綈袍信,到我雀羅門。” 元 李孝光 《飲濡須守子衡君宅》詩:“賴有使君持玉節,未須故舊問綈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嫦娥》:“曩試君心耳,幸綈袍之意猶存。”
哀憐
對他人的不幸給予同情憐憫
他們眼睛裡流露出哀憐。——《二六七號牢房》
范叔
戰國 魏 人 范雎 ,字 叔 。嘗從 魏 中大夫 須賈 使 齊 。既歸, 須賈 以 雎 有通 齊 之嫌告 魏 相。 魏 相 魏齊 大怒,使舍人笞擊 雎 ,折脅摺齒, 雎 佯死得免。乃伏匿,更姓名曰 張祿 。後隨 秦 使 王稽 赴 秦 ,以遠交近攻、加強王權之策說 秦昭王 , 昭王 大悅,用以為相,封 應侯 。 范雎 相 秦 , 秦 號曰 張祿 ,而 魏 不知。 魏 聞 秦 將伐 韓 魏 ,使 須賈 赴 秦 。 范雎 布衣微行,至客館見 須賈 。 須賈 大驚,曰:“ 范叔 固無恙乎?”又曰:“ 范叔 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綈袍賜之。 須賈 旋如 秦 相 張祿 即 范雎 ,乃肉袒膝行趨前請罪。 范雎 數其罪有三,然以綈袍之贈,尚有故人之意,赦而釋之。 唐 高適 《詠史》:“尚有綈袍贈,應憐 范叔 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參閱《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王安石名句,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四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故人戀戀綈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