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耒的《游楚州天慶觀觀高道士琴棋》
全文:
頹垣蒼蒼鎖喬木,草滿荒庭不容足。
壞檐破壁秋雨余,蛛網蕭蕭風滿屋。
黃衣道人出迎客,野態生疏脫拘束。
圍棋盡掃一堂空,烹茶旋煮新泉熟。
彈琴對客客臥聽,悅耳泠泠三四曲。
離騷幽怨松風悲,流水潺浮履霜哭。
日斜攜手步空廊,鳴鳩相呼竹間宿。
黃昏門閉人語絕,空殿幽幽掩微燭。
我生資身最淡薄,每厭煩歊幸幽獨。
何當不踏朝市塵,長伴高人種松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黃衣
(1).黃色的衣服。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黃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黃服。《禮記·郊特牲》:“黃衣黃冠而祭。”參見“ 黃冠 ”。《禮記·玉藻》:“﹝君子﹞狐裘,黃衣以裼之。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楊伯峻 註:“這三句表示衣服里外的顏色應該相稱。古代穿皮衣,毛向外,因之外面一定要用罩衣,這罩衣就叫裼衣。這裡的‘緇衣’、‘素衣’、‘黃衣’的衣指的正是裼衣。”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 向 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 唐 韓愈 《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説,座下寥落如明星。” 唐 白居易 《賣炭翁》詩:“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元年》:“初, 太宗 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黃衣廩食,守門傳命而已。”《宋史·太祖紀一》:“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 太祖 身。”參見“ 黃袍 ”。
(2).借指僧道或宦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鹹通 中降聖之辰,二教論議,而黃衣屢奔。上小不懌,宣下令後輩新入內道場,有能折衝浮圖者,許以自薦。”《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冬,十月,戊午,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閒吏理達於教化等科” 元 胡三省 註:“此所謂制舉也。時詔應天下諸色人中,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並許應詔。”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 中宗 時,黃衣乃二千員,外置千員。”
(3).用以釀酒和制醬用的蒸熟的澱粉製品在發酵過程中表面所生的霉塵。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醬法》:“《食經》‘作麥醬法’:小麥一石,漬一宿,炊。臥之,令生黃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四·黃蒸》﹝集解﹞引 蘇恭 曰:“黃蒸,磨小麥粉拌水和成餅,麻葉裹,待上黃衣,取曬。”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出迎
出去迎接
生疏
(1) 不熟悉
咱們初到江北,那真是人地生疏,語言不通。——姚雪垠《李自成》
(2) 不熟練
他的英文有點生疏了
(3) 疏遠,關係不親密
多年不來往,我們的關係生疏了
拘束
不自在,拘謹而顯得不自然
他已不再感到拘束,開始笑起來
張耒名句,游楚州天慶觀觀高道士琴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