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
全文:
問驛尋梅路漸深,壁間誰帖邁來禽。
困詩感嘆人才舊,投筆慚書歲月今。
訪古暫陪湘水滸,憂時遠到雪山陰。
牧羝持節疇能似,空倩賓鴻為寄音。
參考注釋
牧羝
蘇武 牧羊的典故。 漢 蘇武 出使 匈奴 ,單于脅迫他投降, 蘇武 不屈服。後來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無人處,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歸。”羝根本不會產乳,以此來斷絕他回 漢 的希望。 蘇武 在 匈奴 堅持了十九年,“及歸,鬚髮皆白”。見《漢書·蘇武傳》。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詩之三:“沙邊莫待哀黃鵠,雪裡何須問牧羝。” 葉玉森 《玉樓春》詞:“傷心失馬塞翁吟,忍淚牧羝 蘇武 怨。”
持節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賓鴻
亦作“賔鴻”。1.即鴻雁。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賦》:“聞賓鴻之夜飛,想過 沛 而霑衣。”《水滸傳》第一一○回:“我想賓鴻避暑寒,離了 天山 ,銜蘆度關,趁 江 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 明 劉基 《感懷》詩之二:“悽悽候蟲鳴,嚦嚦賔鴻驚。” 清 納蘭性德 《滿庭芳·題元人蘆洲聚雁圖》詞:“似有猿啼,更無漁唱,依稀落盡丹楓,濕雲影里,點點宿賓鴻。”參見“ 賓雁 ”。
(2).喻信使或羈客。 唐 李鹹用 《別所知》詩:“閏牽寒氣早,何浦值賓鴻。”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第二折:“暗修下訴控雙親書一封,哭啼啼盼殺賓鴻。” 清 徐永宣 《舟行即事用香山韻》:“貴人翁仲薶荒草,浮世賓鴻逐斷蓬。”
寄音
傳遞音信;傳遞書信。 晉 陸機 《擬<行行重行行>》詩:“驚飈褰反信,歸雲難寄音。” 宋 梅堯臣 《方在許昌幕內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詩:“從事 滁陽 去,寄音苦求詩。” 元 費唐臣 《貶黃州》第一折:“學士大人攜家遠謫,朝中舊僚友,也要常常寄音回去。” 明 劉基 《江神子·次劉宗保韻》詞:“鈞天虎豹守重關,隔人間,寄音難。”
李曾伯名句,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