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呂的《改過》
全文:
顏子趣高遠,改過不待形。
子路雖未及,有聞思欲行。
庸人過莫知,心目任盲騰。
縱復覺其然,如醉不願醒。
幽顯孰可欺,徒自蔽聰明。
直待形跡著,巧飾漫經營。
辭屈既無益,斂翼如凍蠅。
豫貴介於石,安取冥豫成,論要免終凶,謀始那用爭。
頤養知節慎,損疾在窒懲。
下交儻不凟,惡習難薰范。
師誨當佩服,勝已求友朋。
過言與過行,點檢莫暫停。
粗能遵此戒,無忝爾所生。
海鷗識機深,良馬認鞭聲。
爾過勿憚改,豈知禽獸情。
善惡審取捨,勿用苦叮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過言
(1).錯誤的言論。《禮記·哀公問》:“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 鄭玄 註:“君之言雖過,民猶稱其辭;君之行雖過,民猶以為法。” 漢 楊修 《答臨淄侯箋》:“君侯忘聖賢之顯跡,述鄙宗之過言,竊以為未之思也。”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過言有誅,矧旁飾躗言?”
(2).過分誇大、過於激切的言論。《楚辭·九章·惜誦》:“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唐 白居易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策》:“是時, 漢 興四十載,萬方大理,四海大和;而 賈誼 非不見之,所以過言者,以為詞不切,志不激,則不能迴君聽,感君心,而發憤於至理也。” 清 王夫之 《家世節錄》:“先君口無過言,身無嫚度。” 梁啓超 《論民族競爭之大勢》:“ 英 煤涸竭之時,即 英國 衰亡之日,非過言也。”
過行
錯誤的行為。《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過行弗率,以求處厚。” 鄭玄 註:“率,循也。行過不復循行,猶不二過。”《三國志·魏志·王昶傳》:“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戒,俯仰察焉,用無過行。” 宋 張耒 《讀守道詩》詩:“俗儒毀譽無所出,乃取過行為譏評。”
點檢
一個一個地查檢
點檢人數都在,單不見了張委、 張霸二人。——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暫停
停止一段時間
暫停出版一種雜誌
李呂名句,改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