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昴英的《再用觀入試韻》
全文: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髮望深門日倚。
藝先驅德後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天門仿佛馮為馬,陰德卻關橋度蟻。
時來乳臭亦觀光,潦倒英雄頻坎止。
棘闈投卷姑應之,桂籍題名先定矣。
可憐數千困眊氉,僅二十人夸利市。
近歲詞場尚剽拾,文體腐陳難古擬。
倩人者幸耘人貪,氣羽陋汙淪骨髓。
主司頭腦易冬烘,日色不迷世能幾。
所憂程文{左忄右整套}後學,豈但升沉系悲喜。
他人愛子亦如我,何敢庸心秦越視。
原言通榜皆實才,如己得之無彼此。
參考注釋
通榜
亦作“ 通牓 ”。 唐 時科舉不糊名,由主試者定去取。試前,有預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於其中,謂之“通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通榜》:“ 貞元 十八年, 權德輿 主文, 陸傪 員外通榜帖, 韓文公 薦十人於 傪 。”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韓文公薦士》:“ 唐 興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謂之通榜。” 宋 蘇軾 《議學校貢舉狀》:“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
實才
(1).謂有真實才能的人。《三國志·魏志·傅嘏傳》:“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鄉之舉,其選才之職,專任吏部。案品狀則實才未必當,任薄伐則德行未為敘,如此則殿最之課,未盡人才。”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科舉為黨議發策》:“今日欲得實才,必當出於博洽者,其止於誦習而已乎?抑為經史學乎?”
(2).真實的才能。《新唐書·選舉志上》:“ 永隆 二年,考功員外郎 劉思立 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
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金 元好問 《贈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術》:“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
彼此
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和這個
彼此錯雜。——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鑑》
李昴英名句,再用觀入試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