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長方的《讀蕭相國傳嘉召平出處之合義作召平詩》
全文:
秦刑次骨政如虎,六合瓦分訪前生。
龍蛇五年垓下定,尺地寸天皆漢土。
青門抱瓮等齊民,齎志肯教重屈身。
採薇昔日首陽下,豈謂周武慚商辛。
為臣委質貳乃辟,況我陪封存故國。
不知荒虐但知君,可卷隨人心匪席。
每開汗簡為潸然,出處真成不愧天。
袖手叵堪余伎癢,往吊酇侯消未然。
高皇漫道群雄祖,何似蕭王更英武。
一相不能推赤心,終至遭君玩掌股。
君不見臧文仲,厚祿知賢不能共。
千古難辭竊位譏,我為酇侯還忸怩。
參考注釋
青門
(1). 漢 長安城 東南門。本名 霸城門 ,因其門色青,故俗呼為“青門”或“青城門”。《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 霸城門 。民見門色青,名曰 青城門 ,或曰 青門 。門外舊出佳瓜, 廣陵 人 召平 為 秦 東陵侯 , 秦 破,為布衣,種瓜 青門 外。”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六:“昔聞 東陵瓜 ,近在 青門 外。”
(2).泛指京城東門。 宋 王禹偁 《送榮禮丞赴宋都序》:“青門曉晴,皇華啟行。”
(3).泛指退隱之處。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聞系》:“ 青門 豪邁, 終南 瀟灑,心驚賓雁雙翰,目斷孤雲一帶。” 清 汪懋麟 《送高念東少司寇予告歸里和司農公韻》之二:“不畏西風更障塵, 青門 回首得閒身。” 沉礪 《感懷》詩之八:“忘機 白社 閒揮麈,息影 青門 學種瓜。”
(4). 漢 青門 外有 霸橋 ,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見《三輔黃圖·橋》。後因以“青門”泛指遊冶、送別之處。 南朝 梁 何遜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詩:“ 金谷 賓游盛, 青門 冠蓋多。” 唐 鄭嵎 《津陽門詩》:“ 青門 紫陌多春風,風中數日殘春遺。” 宋 趙令畤 《清平樂》詞:“去年紫陌 青門 ,今宵雨魂雲魂。” 清 方文 《留別吳錦雯》詩:“ 青門 有垂柳,煩爾寄相思。”
(5).猶東郭,東郊。古時為叢葬之處。語本《孟子·離婁下》:“卒之東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書·昭明太子統傳》:“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長史 王筠 為哀冊,文曰:……背絳闕以遠徂,轥青門而徐轉。” 唐 王渙 《悼亡》詩:“今日青門葬君處,亂蟬衰草夕陽斜。”
(6).指 宋 時 杭州 東青門 ,俗呼 菜市門 。 宋 姜夔 《念奴嬌·毀舍後作》詞:“獠女供花,傖兒行酒,臥看 青門 轍。” 夏承燾 注引 潛說友 《鹹淳臨安志》:“城東 東青門 ,俗呼 菜市門 。”
(7).曲名。 唐 李賀 《黃頭郎》詩:“玉瑟調《青門》,石雲濕黃葛。” 王琦 匯解:“《青門》,疑是曲名。” 姚文燮 註:“《青門》,曲名。”
抱瓮
見“ 抱瓮灌園 ”。
齊民
(1).猶平民。《莊子·漁父》:“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漢書·食貨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馬,弋獵博戲,辭齊民。”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若今言平民矣。” 清 趙翼 《華崗》詩:“同為一齊民,莫呼歸長吏。”
(2).謂治理人民。《韓非子·八經》:“設法度以齊民,信賞罰以盡民能。” 宋 梅堯臣 《訪施八評事》詩:“嬾問齊民術,喜看 莊叟 書。”
齎志
謂懷抱著志願。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宋 晁補之 《蔡州叔父金部輓辭》之一:“清世急賢千載事,白頭齎志一州麾。” 清 萬邦榮 《偶感》詩:“ 臥龍 思復 漢 ,齎志何曾申。”
屈身
(1).降低身份;委屈自身。《史記·樂毅列傳》:“ 燕國 小,辟遠,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禮 郭隗 以招賢者。” 宋 秦觀 《王儉論》:“ 宋 初受命, 陶潛 自以祖 侃晉 世宰輔,恥復屈身,投劾而歸,躬耕於 潯陽 之野。”《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玄德 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
(2).彎腰(行禮)。《金*瓶*梅詞話》第三回:“這 西門慶 連忙向前,屈身道唱諾。”《前漢演義》第二六回:“﹝ 英布 ﹞只得向前通名,屈身行禮。”
陳長方名句,讀蕭相國傳嘉召平出處之合義作召平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