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大元通制

大元通制

元法令類編。拜住、完顏納丹、曹伯啟、普顏等修纂。至治三年(1323)頒行。集世祖以來之法令,仿金《泰和律》例,編為二千五百三十九條,內斷例七百十七,條格一千一百五十一,詔赦九十四,令類(孛術魯翀《大元通制序》作別類)五百七十七。今僅存條格二十二卷,六百四十六條,包括戶令、學令、選舉、軍防、儀制、衣服、祿令、倉庫、廄牧、田令、賦役、關市、捕亡、賞令、醫藥、假寧、雜令、僧道、營繕等十九項。有北京書館影印明初墨格寫本,書名題《通制條格》。

大元通制字典分解

通制的解釋 共同的典制。《後漢書·張敏傳》:“臣愚以為天地之性,唯人為貴,殺人者死, 三代 通制。”《新五代史·晉家人傳論》:“此萬世之通制,而天下之公行也。” 宋 陳亮

看一看:大有作為【歷史典故】

謂能充分發揮才幹,做出重大成績。《孟子.公孫丑下》“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宋.朱熹註:“大有為之君,大有作為,非常之君也。”《續資治通鑑.宋理宗景定四年》:“仁宗治效浹洽,神宗大有作為。”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民國元年革命後,先生的所志已達,該可以大有作為了,然而還是不得志。” 述賓 能充分發揮作用,做出顯著成績。諶容《讚歌》:“把這樣的縣委書記解放出來,在革命

大元通制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