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及佚書四篇

歷史字典解釋

帛書名。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書無名,今名系帛書整理者根據內容暫定的。存四百五十九行。全書五十二題,記載各類醫方二百八十三個,病名一百零三種。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也有灸法、砭石及割治手術。帛書《五十二病方》卷前有佚書四篇,原均無篇題,據內容定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此二篇論述人體內十一條經脈的循行、所主之病和灸法,其體例與現存《帝內經·靈樞·經脈》接近,但內容頗有差異。另二篇為《脈經》、《陰陽脈死候征》,論切脈及疾病徵候。這些書的內容,均無“五行”說的影響,成書年代可能早於戰國時成書的《黃帝內經》,是至今已發現的最古醫方、醫書。

歷史知識推薦:正一真人

道教封號。全稱龍虎山正一真人。明清掌道教者。領龍虎山上清宮道眾。洪武元年,張正朝入朝,封為真人,秩二品,世襲。隆慶中革去真人,只稱提點,萬曆初仍復舊稱。所屬有法官、贊教、掌書等。清順治八年授張應京大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十二病方及佚書四篇歷史

相關歷史

五十二病方及佚書四篇_五十二病方及佚書四篇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