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侯夨簋

歷史字典解釋

西周康王時的青銅器。1954年於江蘇丹徒縣(今市)煙墩山出土,通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腹深10.5厘米。四耳,高圈足。腹部飾渦紋間夔紋,圈足飾夔紋。內底有銘文,現存一百十八字,大意是:周王把虞夨改封於宜為宜侯,賞賜其鬯酒、璋瓚、弓矢等物和土地、人口。宜侯夨感激王的賞賜而作此器以紀念。該器銘為研究周初分封、土地和等級關係提供實物資料。

詞語分解

  • 宜的解釋 宜 í 適合,適當:宜人。宜於。合宜。權宜。適宜。相宜。 應該,應當:事不宜遲。 當然,無怪:宜其無往而不利也。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簋的解釋 簋 ǐ 古代盛食物器具,圓口,雙耳。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曹叡

即“魏明帝”。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宜侯夨簋歷史

相關歷史

宜侯夨簋_宜侯夨簋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