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鼎
戰國時中山王所作青銅器。1977年出土於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號墓。青銅身,鐵足,身扁圓,有蓋,蓋頂有三環鈕,附耳、蹄足。通高51.5厘米,最大徑65.8厘米。鼎蓋環鈕以下至鼎身足部以上刻銘文七十七行,共四百六十九字,系迄今發現的最長的戰國青銅器銘文。王在銘文中以燕王噲惑於子之而亡國為例,說明要警惕奸邪小人,追述了其自幼繼承王位得到相邦(即司馬賙)輔佐的經過,讚頌了的德行與其率三軍征伐燕國,開闢疆土之功業。銘末訓教後嗣,要以越覆吳之史實為治國之鑑。據此銘,鼎作於王在位之十四年,當在前314年齊破燕與前307年趙軍略中山之前的一段時間內。銘文中所載中山伐燕、中山君世系,以及越“五年覆吳,克並之至於今”等史實,可補史籍之闕。文內多次引用儒家經典,亦反映了儒學在中山國之盛行。
中山王鼎器形圖
中山王鼎字典分解
中山的解釋 (1) [Zhongshan] 周代諸侯國名。今河北正定縣東北,戰國時為趙武炅王所滅兼……趙、 宋、 衛、 中山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