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理
官名。亦稱校理官。唐代始置,為弘文館、集賢殿書院之屬官,掌校刊典籍之錯謬。開元七年(719)始設於弘文館。八年,麗正修書院(集賢殿書院前身)亦置,無常員,多以他官兼。貞元八年(792)罷集賢殿書院校理,元和二年(807)復置。四年,定以非登朝官為之。長慶三年(823)罷弘文館校理。宋代設有秘閣校理。元、明未置。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設文淵閣校理,掌文淵閣書籍的註冊點驗。
校理字典分解
校理的解釋 (1).校勘整理。《漢書·劉歆傳》:“ 孝成皇帝 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秘臧,校理舊文。” 唐 岑參 《送魏升卿擢第東都因懷魏校書陸渾喬潭》詩:“ 魏侯
校的解釋 校 xiào 學堂,專門進行教育的機構:校園。校長。 軍銜的一級,在“將”之下,“尉”之上。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校尉(統帶一校的軍官)。 校 jiào 比較:
理的解釋 理 lǐ 物質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條理。事理。 事物的規律,是非得失的標準,根據:理由。理性。理智。理論。理喻。理解。理想。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