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百五銖
三國蜀銅錢。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劉備拔成都,慮軍用不足,乃從劉巴之議,鑄直百錢,以平諸物價,令更為官市。數月後,府庫遂充實。其錢圓形方孔,錢文“直百”用隸體,“五銖”為篆文。背有模鑄陽文“為”字,因有益州犍為郡(治今四川彭山東)鑄說;或釋“”字,即資財,從貝、為聲;或曰此乃古“貨”字。亦有背作陰文或紋飾者,如工、吉祥、帶勾、三星等,模鑄或鏤刻。
直百五銖
直百五銖字典分解
成語直百五銖的解釋 三國 時, 蜀 劉備 所鑄貨幣的一種。與直百錢價值相等。《隋書·食貨志》:“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直百五銖,五銖。” 彭信威 《中國貨幣史》第二章第一節:“ 劉蜀 有兩種直百錢;第一種是直百五銖,這大概就是 建安 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攻
五銖的解釋 (1).即五銖錢。《後漢書·公孫述傳》:“ 蜀 中童謠言曰:‘黃牛白腹,五銖當復。’” 清 顧炎武 《錢法論》:“ 漢 承 秦 半兩,已為莢錢,為四銖,為三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