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三十六營

三十六營

泛指明末農民起義初期之基本隊伍。原在山西各自為戰,崇禎四年(1631)眾推王自用為首,組成聯合部隊。擁眾二十餘萬。另,左良玉所率官軍亦有三十六營之稱。

三十六營字典分解

三十的解釋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歲。《穀梁

不妨一看:三乘【歷史知識】

梵文Triyana的意譯。佛教名詞。指使眾生達到解脫的三種途徑。“乘”即“車輛”,意謂可以載人達到成佛之境。人因“根器”不同而有“三乘”:(1)聲聞乘。“小根器”人依靠佛說(聲聞)悟佛教“真理”,求得“阿羅漢果”(個人的解脫)。(2)緣覺乘。“中根器”人借“十二因緣法”得到覺悟,求得“辟支佛(緣覺)果”。(3)菩薩乘。“大根器”人著重“利他”,修“六波羅蜜”,求得“佛果”。

三十六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