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北洋海軍

北洋海軍

清末新式海軍之一。創議於同治六年(1867)。始建於光緒元年(1875)。是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受命督辦北洋海防,先後向英、德訂購軍艦,派遣學生分赴英、法學習海軍。六年在天津設立海軍營務處,辦理海軍事務。七年以丁汝昌統領北洋海軍,定兵艦國旗質地章色之制。八年,以英人琅威理(W.M.Lang)擔任海軍訓練。後由德人式百齡(Sebelin)訓練。嗣又設立北洋水師學堂,修築旅順和威海衛軍港。中法戰爭後李鴻章以海軍衙門會辦之便,擴充北洋海軍。十一年清政府設立海軍衙門。十四年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編成北洋艦隊,有鎮遠、定遠鐵甲艦二艘,濟遠、致遠等巡洋艦七艘,蚊炮船六艘,魚雷艇六艘,練船三艘,運船一艘,共二十五艘,官兵四千餘人。設海軍提督一員統領全軍,駐威海。總兵二員分左右翼,各統鐵艦為領隊。下設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官。中日甲午戰爭中在威海覆滅。後略有恢復。宣統元年(1909)將南、北洋艦隊改編為巡洋艦隊與長江艦隊。

北洋海軍_北洋海軍介紹_歷史知識

北洋海軍提督衙門

北洋海軍字典分解

成語北洋海軍的解釋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軍。1874年清政府籌劃海防。次年命李鴻章督辦海防,開辦水師學堂,購置外國軍艦,修築旅順和威海衛軍港。1885年設立海軍衙門。1888年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編成北洋海軍。計有大小軍艦二十五艘,官兵四千餘人。中日甲午戰爭中

北洋的解釋 [the Qing Danasty name for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Liaoning,Hebei and Shandong]

海軍的解釋 [navy] 一個國家海上作戰的全部軍事組織,包括造船廠、修船廠、基地、人員、船隻、辦公機構及軍官

順便了解:北正【歷史官職】

官名。即火正,為司民事之官。《史記·曆書》:“少皋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索隱:“按《左傳》重為句芒,木正;黎為祝融,火正。此言‘南’者,劉氏以為‘南’字誤,非也。蓋重、黎二人元是木、火之官,兼司天、地職,而天是陽,南是陽位,故木亦是陽,所以木正為南正也;而火是地正,亦稱北正者,火數二,二地數,地陰、主北方,故火正

北洋海軍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