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三品
西漢武帝時三種銀錫合金貨幣的總稱。始鑄於元狩四年(前119)。其一為圓形,重八兩,幣面有龍紋,名曰“白選”或“白撰”,值錢三千。其二為長方形,幣面雙馬圖案,值錢五百。其三為橢圓形,幣面有龜紋,值錢三百。元鼎二年(前115)廢。
白金三品字典分解
成語白金三品的解釋 漢武帝 時所鑄三種銀合金錢幣。《史記·平準書》:“又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選’,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馬,直五百;三曰復小,撱之,其文龜,直三百。”《
白金的解釋 (1) [platinum]∶鉑的俗稱(2) [silver]∶銀的古稱一物無所恃,而腰多白金。——明· 魏禧《大鐵椎傳》
三品的解釋 (1).三種,三類。《易·巽》:“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高亨 註:“田,獵也。品,種也。筮遇此爻,其悔將亡,行獵將得三種獵物。”《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