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
五德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戰國陰陽家用語。指土、木、金、火、水五行之德。《史記·封禪書》:“自齊威、宣(王)之時,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文選·魏都賦》注引《七略》:“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土德後)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鄒衍認為,王朝之更替,即依五德終始之次序而循環。此說為秦始皇所推崇,並為西漢董仲舒所繼承。②儒家用語。指五種品德。《論語·學而》以溫、良、恭、儉、讓為“五德”。鄭玄註:“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與人求之異。”《中庸》以“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為“五德”。朱熹註:“言五者之德,充積於中,而以時發見於外也。”③兵家用語。指將帥之五種品德。《孫子兵法·計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曹操註:“將宜五德備也。”
詞語分解
- 五德的解釋 .古代陰陽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認為歷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剋或相生的順序,互動更替,周而復始。《史記·張丞相列傳》:“推五德之運,以為 漢 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文選·班固<
- 五的字典解釋 五 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穀。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
- 德的字典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歷史知識推薦:太熙
晉武帝年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德歷史
猜你喜歡
賀令圖的歷史解釋
北宋開封陳留今河南開蝶夢蘧蘧的歷史解釋
借指夢境。宋陳慥夜宿廢蓼莪詩的歷史解釋
源見蓼莪廢講。謂傷悼陳蕃下榻的歷史解釋
源見陳蕃榻。解下所懸劉藏器的歷史解釋
唐徐州彭城人。劉延祐右皮室詳穩的歷史解釋
官名。遼朝置,為北面行雨行雲的歷史解釋
謂情侶歡會。唐王勃江醴州的歷史解釋
北宋政和七年置,治所韋朝元的歷史解釋
或清貴州南籠今安龍人匡城縣的歷史解釋
隋開皇十六年改長垣縣夔關的歷史解釋
即瞿塘關。在今四川奉下湯里的歷史解釋
一名下湯鎮。即今河南彭友的歷史解釋
宋吉州治今江西吉安人麻章鎮的歷史解釋
在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方寸亂矣的歷史解釋
西晉陳壽撰三國志蜀書白駒食場的歷史解釋
借指男女歡愛。明湯顯裕固族的歷史解釋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自王珂的歷史解釋
唐末河中人。王重榮兄東鄰的歷史解釋
同東家子。唐李白效古金馬門的歷史解釋
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傳
相關歷史
![五德_五德介紹_歷史知識](/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