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典庫
又作質典庫,即當鋪。金代立法:民間質典,月利不過三分,至倍而止。實際上重至五、七分。官府設立的質典庫,稱為流泉務,月利一分。元代全國城鎮中普遍設立解典庫(鋪),經營者多是權勢之家。收典物品,按月計息,贖還時本息全付。解典的憑證稱為解帖,寫明典當的物件、所得鈔兩、每月利息等。各鋪利息率不等,典當期限也不一致。多限一年贖回,過期下架,歸解典庫所有。元貞二年(1296)統一規定,二年不贖,許令下架,但實際施行中各地不一。
解典庫字典分解
解典庫的解釋 當鋪。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俺且在這解典庫里閒坐,看有甚么人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不上幾年,蓋起房廊屋舍,開了解典庫、粉房、磨房、油房、酒
解典的解釋 解送典鋪,抵押換錢。《元典章·禮部二·牌面》:“今後軍官敢有不虔,擅將所備牌面解典質當者,取問明白,即將所質牌面追給,仍斷五十七下,削降散官一等。”
庫國語字典 庫 (庫) kù 貯存東西的房屋或地方:倉庫。國庫。庫存。 姓。 筆畫數:7; 部首:廣; 筆順編號:41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