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991或993—1055
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字同叔。幼有文名,景德初,以神童召試學士院,賜同進士出身。真宗朝至翰林學士。仁宗初,遷樞密副使。以論事逆劉太后意,罷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在任興學校,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召拜御史中丞,遷參知政事。再出知亳、陳州。又還朝為御史中丞、三司使。慶曆間拜宰相兼樞密使。慶曆四年(1044),為諫官論罷,歷知潁、陳、許、永興等州軍,後移河南,以病歸京師。生平喜詩酒,以文章得時譽,詩詞尤婉麗。著有《珠玉詞》、《晏同叔先生集》等。
晏殊字典分解
晏殊的解釋 晏殊(991-1055) : 北宋詞人。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官至同中書門下事兼樞密使。詞長於小令。有《浣溪沙》等名篇。有《珠玉詞》。
晏的解釋 晏 yàn 遲,晚:晏起。晏駕。 天清無云:天清日晏。 鮮艷。 同“宴”③。 安定,安樂:晏寧晏處(ch?)(安然處之)。晏安。晏然。 〔晏晏〕溫柔,和悅,如“
殊的解釋 殊 shū 不同:殊途同歸。懸殊。 特別,很:殊功。殊榮。殊勛。特殊。 斷,絕:殊死。 超過:“母氏年殊七十”。 筆畫數:10; 部首:歹; 筆順編號: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