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晉書

晉書

書名。(1)東晉王隱撰。原九十三卷,隋、唐時存八十九卷。記西晉事跡。紀傳體,有紀、傳、記(即志)。隱父銓著晉史,未成而卒,隱繼續撰寫,至成帝鹹康六年(340)告成。已佚。今有清湯球輯本十一卷,卷一為《紀》,卷二為《地道記》,卷三為《禮樂記》、《輿服記》,卷四為《瑞異記》、《刑法記》,卷五以下為《傳》,收入《廣雅書局叢書》。又有陶棟輯本二卷,上卷為諸帝紀略,下卷為諸臣傳略,末附地誌三則,共七十五則,收入《輯佚叢刊》。此外清王仁俊所編《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中也有本書輯本。(2)東晉虞預撰。四十四卷。記事自西晉至東晉明帝時。久佚。今有清湯球輯本一卷,收入《廣雅書局叢書》;黃奭輯本一卷,收入《漢學堂叢書》。(3)東晉朱鳳撰。十四卷。記述自西晉至東晉元帝時史事。紀傳體。已佚。今有清湯球輯本一卷,收入《廣雅書局叢書》;黃奭輯本一卷,收入《漢學堂叢書》。(4)東晉謝沉撰。三十餘卷。記晉代史事。久佚。(5)南朝宋謝靈運撰。三十六卷。記晉代史事。紀傳體。僅粗立條流,並未完稿。久佚。今有清湯球輯本一卷,收入《廣雅書局叢書》;黃奭輯本一卷,收入《漢學堂叢書》。(6)南朝齊臧榮緒撰。一百一十卷。總括西晉、東晉事跡為一書。紀傳體,有紀、錄、志、傳。已佚。今有清湯球輯本,共十七卷,卷一為紀,卷二、三為志,以下為傳,又補遺一卷,收入《廣雅書局叢書》;清黃奭輯本,共二百零四條,收入《漢學堂叢書》;又有近人陶棟輯本二卷,上卷為諸帝紀略,下卷為諸臣傳略,末附史述論二則、地誌一則、禮儀一則、輿服三則,收入《輯佚叢刊》。(7)南朝梁蕭子云撰。一百一十卷(一作一百零二卷)。記兩晉史事。紀傳體。久佚。今有清湯球輯本一卷,收入《廣雅書局叢書》;黃奭輯本,收入《漢學堂叢書》。(8)南朝梁沈約撰。一百二十卷。記兩晉史事。紀傳體。久佚。今有清湯球輯本一卷,收入《廣雅書局叢書》;黃奭輯本,收入《漢學堂叢書》。(9)記載西晉、東晉及十六國歷史的史書。紀傳體。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從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開修,到二十二年成書。參加編寫者共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三人為監修,其餘有令狐德棻、敬播、李淳風等。房玄齡以宰相監修國史,故題房玄齡等撰。由於唐太宗曾為宣帝、武帝二紀及陸機、王羲之兩傳寫了四篇史論,故又題“御撰”。修撰時主要以臧榮緒《晉書》為藍本,再參酌群書,兼綜互訂而成。為區別臧榮緒《晉書》,時稱《新晉書》,後臧書亡佚,復稱《晉書》。修史體例由敬播等擬訂,但未流傳下來。《天文》、《律歷》、《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風之手,最為可觀。令狐德棻等擅長文學,其紀、傳敘事皆爽潔老勁;並運用載記一體,敘述十六國事。但對於當時尚存的各家晉史及其他晉代史料沒有充分利用和選擇考核,又好采小說入史,故成書後曾受指責,認為它“好采詭謬碎事,以廣異聞;又所評論,競為綺艷,不求篤實”。同時記載舛訛,前後矛盾之處也不少,又缺《藝文志》及史表。因臧榮緒等諸家晉代史書今已亡佚,仍不失為研究晉代及十六國時期歷史的重要史料。注本有清吳士鑒等《晉書斠注》。

晉書字典分解

晉的解釋 晉 jìn 進:晉級。晉升。晉謁(進見)。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中國山西省的別稱:晉劇。 中國朝代名:西晉。東晉。 筆畫數:10; 部首:日; 筆順編號:12

書的解釋 書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

也學習下:晉江縣【歷史知識】

唐開元八年(720)分南安縣東部置。因晉江得名(《元和郡縣誌》)。治今福建泉州市。宋、元時轄有今澎湖列島。自唐至清為泉州、泉州路、泉州府治。1951年城區成立泉州市,晉江縣遷治青陽鎮。1992年改設為市。

晉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