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
本并州,唐開元十一年(723)因為高祖發祥地,建為北都,升為太原府,後曾改為北京,並為河東節度使治。治太原、晉陽二縣(今太原市西南古城營)。轄境相當今山西文水縣以北、陽曲縣以南的汾水中游及其以東地區。五代時,北漢建都於此。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滅北漢,降為并州,並移治陽曲縣(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復為太原府。唐屬河東道,北宋為河東路治,金為河東北路治。元初改為太原路,大德九年(1305)改為冀寧路。明初復為太原府,轄境相當今山西內長城以南,中陽、文水、祁縣、昔陽等縣以北地區。清轄境縮小。明清為山西省會。1912年廢。
太原府字典分解
太原的解釋 [Taiyuan] 中國山西省省會。位於省中部,汾河縱貫,面積3044平方公里,人口 177萬。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最大的工業城市,以冶金、煤炭、化工為主
府國語字典 府 f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