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遺址,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郊半坡村。1953年發現,次年開始發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房屋、窖穴、欄圈多集中分布於聚落中心,約占地3萬平方米。圍繞居住區,有一條深、寬各約5—6米的大壕溝。溝外北是氏族公共墓地,東是陶窯。房屋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均為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的。細部各具特點,但都有門道、門坎,正對門的屋中心有灶坑。屋內有一至六根柱,地面與牆壁均以草泥抹成。窖穴密集於居住區,與房屋相交錯。早期小而形狀多變,晚期大而趨向單一,口小底圓,內有獸骨、魚骨、螺、蚌、果核、粟粒和生產工具,個別有人骨架。公共墓地葬成人,排列有序,有葬具,多單人仰身直肢,少數二至四人合葬,隨葬少量陶器、工具和裝飾品。小孩多用瓮棺葬於房屋近旁,少數女孩行厚葬。陶窯有豎穴和橫穴等不同類型,規模小,每次大約燒大器一、二件,小器約十件。陶器手制,做工精美,常見盆、缽、碗、罐、瓮、小口尖底瓶、蒜頭形壺等。紋飾多樣,彩繪尤為精美。不少器物上有刻劃符號。主要使用磨製和打制石器,種植粟、蔬菜,養殖豬、狗、羊、雞等家畜,過著以農業為主,漁獵和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該遺址第一次揭開了當時原始氏族聚落比較完整的面貌,豐富了對仰韶文化的認識。參見“仰韶文化”。
根據半坡遺址復原的圓形房子
半坡出土的魚頭紋彩陶片
半坡遺址字典分解
遺址的解釋 [ruins;relics]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