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匭
唐垂拱二年(686),武則天采魚保家(宗)之議,命鑄銅為匭,置於朝堂。其器共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竅,以受四方表疏,可入不可出。以青、紅、白、黑四色別東、南、西、北方位。東置青匭名“延恩”,告養人、勸農之事者投之;南置赤匭名“招諫”,論時政得失者投之;西置素匭名“申冤”,陳抑屈者投之;北置黑匭名“通玄”,告天文、秘謀者投之。命諫議大夫、補闕、拾遺一人充知匭使,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充理匭使。每日有所投書,至暮並進,後合四竅為一。
銅匭字典分解
銅匭的解釋 銅製的匣子。《新唐書·則天武皇后紀》:“三月戊申,作銅匭。”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她在朝堂放四個銅匭,其中一個收受告密文書。”
銅的解釋 銅 (銅) tóng 一種金屬元素,富延展性。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很強,它的合金是電氣、機械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紫銅(純銅。亦稱“紅銅”)。青銅。黃銅。銅礦。銅器
匭的解釋 匭 (匭) guǐ 箱子,小匣子:票匭。 筆畫數:8; 部首:匚; 筆順編號:115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