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準行用庫

歷史字典解釋

全稱平準行用交鈔庫,簡稱鈔庫。元代發行鈔幣、買賣金銀、收換昏鈔的機構。中統元年(1260)印發中統元寶交鈔,諸路各置交鈔庫,掌金銀鈔互易及昏鈔收換。四年,禁民間私相買賣金銀,令持赴官庫買賣,乃置燕京平準庫。次年,諸路皆置。各平準庫兼管收換昏鈔,合稱平準行用交鈔庫。秩從七品,置提大使、副使各一員,下設把壇庫子以辨驗金銀成色,昏鈔庫子管檢認昏、 * 。大德八年(1304),許民間買賣金銀,遂去“平準”二字,只稱行用庫,收換昏鈔。

詞語分解

  • 平準的解釋 .古代官府平抑物價的措施。《史記·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漢 承 秦 制,大司農屬官有

歷史知識推薦:班禪一世·克主傑

— 明後藏拉堆朵雄今西藏昂仁境人。克主傑,藏語意為取得佛教顯、密宗最高成就的尊者。藏族。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早期領袖。宗喀巴弟子。原屬薩迦派,師承仁達哇·薰努羅追。明永樂五年,經仁達哇推薦,拜宗喀巴為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平準行用庫歷史

相關歷史

平準行用庫_平準行用庫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