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
漢至南北朝時期相當縣級的行政區劃名。秦爵二十等以賞軍功,最高為徹侯。西漢初始以徹侯受封之地為侯國,後避武帝名諱,改為通侯,又名列侯。元朔二年(前127)為加強中央集權,下推恩令,又以諸侯王國之地封其子弟為列侯。所食或盡一縣,或只一鄉、一亭。由相治理,職掌如縣令、長。東漢始定為都鄉侯、鄉侯、都亭侯、亭侯,於是有侯而不為國者。三國魏於侯國外,又有王國、公國;兩晉南北朝於侯國外,又有公國、伯國、子國、男國,皆相當縣級政區,亦皆由相治理。
侯國字典分解
侯國的解釋 (1).侯爵的封地。《漢書·地理志下》:“訖於 孝平 ,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 潁川
侯的解釋 侯 hóu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門。公侯。封侯。諸侯。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間的尊稱。 姓。 侯 hòu 〔閩侯〕地名,在中國福建省。 筆畫數:9
國的解釋 國 (國)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