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混通

九品混通怎么寫好看

九品混通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一作九品相通。、晉、南北朝時賦稅辦法之一。《魏書·食貨志》稱:“先是天下戶以九品混通,戶調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粟二十石。”此乃每戶應納之標準。而各戶按資產多少分為九等,資產多者按高於標準量遞增,資產少者按低於標準量遞減,此法名為貲賦,即所謂“計貲定課,裒多益寡”。一說此法在西晉只限於戶調。北魏實行均田制後,此法不再行。

詞語分解

  • 九品的解釋 中國古代官吏的等級。始於魏晉。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時,每品各分正、從、第四品起,正、從又分上、下階,共三十等。唐、宋時文職同北魏,武職三品起
  • 混通的解釋 混雜不分。《韓非子·亡徵》:“外內混通,男女無別。”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 魏孝文帝 太和 八年(公元年)以前, 魏國 賦稅制是九品戶混通,每戶出帛二匹,絮二斤,絲

歷史知識推薦:新興城

在今河北肥鄉縣東南。《資治通鑑》:東晉太元九年,後燕慕容垂引丁零、烏桓眾二十餘萬攻前秦苻丕於鄴,“分處老弱於肥鄉,築新興城以置輜重”,即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九品混通歷史

相關歷史

九品混通_九品混通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