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舞

文舞怎么寫好看

文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古代宴樂時之舞。古代宮廷樂舞分文舞、武舞兩大類,用於祭祀天地、宗廟及朝會享宴。一般認為源於西周甚至堯舜時代,屬雅樂舞,因舞時左手執籥(樂器),右手執翟(羽毛),歷代帝王制定配以歌頌本朝文德致太平之詞,故稱文舞。但周代尚無此名。約至南北朝時始見於史籍,隋唐雅樂中沿用之。文舞用於歌頌帝王文德,武舞用於歌頌帝王武功。每舞各六十四人,冠服及所執道具不同。唐初,曾改文舞名《治康》,武舞名《凱安》,但文武二舞名仍沿用。在此共名下,具體樂舞仍有專名。如《功成慶善舞》(即“九功舞”)屬文舞,《神功破陣樂》(即“七德舞”)屬武舞。明代又稱文德舞、車書會同之舞。沿用為宴慶舞蹈。象徵以文德致太平。宴會及慶典時用以助興。洪武三年(1370)定,由舞師二人,執引舞,舞士三十二人,皆左手執籥,右手執翟,分為四行,每行八人。舞姿作進退、舒徐、揖讓、升降之狀。

詞語分解

  • 文舞的解釋 古代宮廷雅樂舞蹈之一,用於郊廟祭祀。《周禮·春官·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 漢 鄭玄 註:“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初, 隋 有文舞、武舞,至 祖孝孫 定樂,更文
  • 文的字典解釋 文 é 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刺畫花紋:文身。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文苑。文獻(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
  • 舞的字典解釋 舞 ǔ 按一定的節奏轉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台。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筆畫數:; 部首:夕;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大谷龍長官司

土司名。明嘉靖三十一年降谷龍安撫使司置。長官宋姓。治今貴州龍里縣大谷龍,管谷龍、新寨等五十村寨,居民為苗族、布依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文舞歷史

相關歷史

文舞_文舞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