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買

撲買怎么寫好看

撲買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亦稱買撲,即包稅。撲買者向官府買得某一地區某項賦稅的徵收權,自行徵收。金代曾實行撲買河濼法。蒙古國時期撲買盛行,如太宗十一年(1239)回回商人奧都剌合蠻以銀四萬四千錠撲買中課稅。元朝建立後,某些地方對少數賦稅項目(酒稅、河泊稅等)實行過撲買,朝廷曾下令禁止。

詞語分解

  • 撲買的解釋 宋 元 的一種包稅制度。 宋 代對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稅收,由官府核計應徵數額,招商承包。承包者按定額向官府納稅,超額的歸承包人。 元 沿 宋 制,但包稅範圍更擴大。 宋 王得臣 《麈史》卷
  • 撲的字典解釋 撲 (撲) ū 輕打,拍:撲粉。撲蠅。扑打。 擊拂的用具:粉撲。 沖:撲滅。撲救。 相搏擊:相撲。撲跌。 跌倒:撲地。 伏:撲在桌上看書。 杖,戒尺,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 筆畫數:; 部首:扌;
  • 買的字典解釋 買 (買) ǎ 拿錢換東西,與“賣”相對:買賣。買辦(a.中國明代專指對宮廷供套用品的商人;b.鴉片戰爭後指外國商人在中國市場上推銷商品的代理人)。買名。買好。買笑(舊指到 * 尋歡作樂)。買主。買方。

歷史知識推薦:朱強甫集

書名。清朱克柔撰。三卷。朱氏久居湖北,維新運動時創《萃報》,宣傳變法。故是書有不少涉及變法和時政的文字可資參考。有光緒三十二年刊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撲買歷史

相關歷史

撲買_撲買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