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九則
亦稱三則九等、九門九則。明清徵收賦役之依據。(1)指將田地按種類、肥瘠分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為上中下三等,共有九等之別。但同一等級,各地亦各有差異。如蘇州府之崑山有五十九則,元和有五十三則,長洲有五十二則等等。地方官府據此規定不同的賦率。(2)指將丁戶按資產多寡分為不同等級,作為丁徭攤派之依據。雍正後攤丁入地,遂省去。
三等九則字典分解
三等的解釋 (1).三種等級。《周禮·夏官·槀人》:“弓六物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史記·平準書》:“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
九則的解釋 (1).九功的法則。《逸周書·大匡》:“昭明九則,九醜自齊。”《國語·周語下》:“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 韋昭 註:“言萬物既成,可法則也。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