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天儀
古代的天文儀器。有渾儀、渾象兩種。渾儀又稱圓儀,古代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何時創製,尚難斷定。西漢落下閎曾製造此儀以觀天象,經東漢賈逵、東晉孔挺、南北朝張子信、唐李淳風等人研究、改進, 日趨精密完善。其主要結構分外、中、內三層。外層由子午環、地平環等交結成固定的框架,放置在支架上;中層由黃、白道環等構成;內層由極軸、赤經雙環和窺管(或稱望管)等組成。宋元時,沈括、郭守敬對渾儀進行革新簡化,製成了簡單而精密的簡儀。渾象又稱水運渾象或漏水轉運渾天儀,是表示天象的儀器,與現代的天球儀相似。西漢耿壽昌發明,東漢張衡對其進行了改造。其構造是在一個直徑四尺(一說為五尺)多的空心銅球上,刻畫和鑲嵌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宿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等。用巧妙的機械系統將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繫起來,以計時漏壺滴出的水為動力,帶動渾象均勻地繞軸旋轉,使渾象的轉動與地球的周日運動相等。這樣,渾象就自動地將天象近似正確地演示出來。
渾天儀字典分解
渾天儀的解釋 (1) [armillary sphere]∶渾儀作渾天儀。——《後漢書·張衡傳》(2) [celestial globe
渾天的解釋 (1).我國古代關於天體的一種學說。認為天地的形狀渾圓如鳥卵,天包地外,就像殼裹卵黃一樣。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兩極固定在天的兩端,日月星辰每天繞南北兩極
儀國語字典 儀 (儀) yí 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態。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儀式。儀仗。司儀。 禮物:賀儀。謝儀。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