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鄭作丘賦

鄭作丘賦

春秋時期鄭國子產進行的一次軍賦制度的改革。公元前543年,子產任鄭國執政期間,在編制農村什、伍組織的同時,使“田有封洫”,即重新整傷土田的封疆和溝洫,並且在此基礎上按田畝徵收軍賦。五年之後,子產又進一步“作丘賦”,即按丘 (十六井)為單位徵收軍賦,加強了鄭國的軍備。關於“作丘賦”的解釋,多有分歧,但大多以為同於魯成公元年(公元前590年)魯國的“作丘甲”。

鄭作丘賦字典分解

丘賦的解釋 春秋 鄭國 軍賦制度。《左傳·昭公四年》:“ 鄭 子產 作丘賦。” 杜預 註:“丘,十六井,當出馬一匹、牛三頭。今 子產 別賦其田,如 魯 之田賦。” 範文

多看看:鄭襄公【歷史人物】

【生卒】:?—前587名子堅。靈公弟。前605年即位。元年,楚伐鄭,鄭背楚親晉。前600年,楚又伐鄭,晉來救援。前597年,楚莊王以鄭附晉為由,發大兵伐鄭,圍鄭三月,鄭降楚,他肉袒牽羊迎接楚莊王。晉聞訊發兵來救,與楚軍戰於邲,晉大敗。春秋時鄭國國君,名堅。靈公庶弟。即位後依違於晉、楚兩大國之間。襄公八年,因與晉盟,楚莊王出兵攻鄭,圍鄭三月。晉軍未及援,襄公肉袒牽羊,以城降楚。莊王卻三十里與鄭和。旋

鄭作丘賦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